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我与“盾构机”互相成就

——记潞安化工集团余吾煤业公司南风井工区区长崔朋辉

2024-01-14 15:11:50 来源:记者观察网

记者观察网山西1月12日电(唐科伟 通讯员 高勇 武越 刘东海)提起“潞盾一号”,大家会想到这是山西省井下现用最大直径的盾构机——2023年顺利下线、进场、始发、试掘进。在“潞盾一号”的背后,有一个人与它共进退,他是潞安化工集团余吾煤业公司南风井工区区长崔朋辉。

到现在,“潞盾一号”始发已经过去2个月,回想起“潞盾一号”投运的整个过程,崔朋辉感慨万千。“当时我们设想了千千万万种困难,没想到一个都没有发生。是我们的幸运,更是大家努力的结果。”

从设备选型、设备优化、设备制造到设备下线、井下组装工作、设备始发投运,崔朋辉和他的同事们每一步可谓是是步步精心稳扎稳打。

2023年,崔朋辉作为牵头人员之一被安排到国内使用盾构机项目的单位进行调研,并与多个生产设备厂家召开技术交流会。针对公司井下生产实际情况,崔朋辉和同事没日没夜,对盾构机在井下运行的速度、安全性、防尘性、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进行了一一论证。在得到集团认可后,公司成立了TBM推进小组,崔朋辉成为了小组的带头人。

盾构机是典型的非标准设计的特殊产品,需要量身定制。如何根据公司南六、南七采区实际情况,研制设计出“因地制宜”的盾构机十分重要。“为了确保盾构机项目顺利推进,我们在2023年2月份,组织业务骨干去新元公司进行盾构机专项对标学习。当时,新元公司的盾构机正在组装,我们每天轮流在井下全程参与,学习组装技术,升井后撰写总结报告。”崔朋辉回忆道。在学习过程中,他和同事根据生产经验,发现问题就第一时间与铁建重工相关技术人员联系,对设备在制造过程中所具备的功能进行优化,对井下准备工作提出具体意见。

一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攻坚战,在盾构机应用推进小组全面打响。一根根管子排查、一个个元器件核对。比较参数、核实数据、查阅资料,崔朋辉和同事们经常奋战到凌晨。

“像加工这样的大断面盾构机,一般加工周期需要6-8个月,而我们的‘潞盾一号’仅仅用了不到5个月时间。”崔朋辉激动地说道。

直径6.33米,总重650吨,总长8.5米,8300米巷道不间断掘进。这是“潞盾一号”最具标志性的一组数据。

零部件超过1.5万个,控制系统就有2000多个控制点,解决大大小小问题20余条,进场到始发用时57天,配件运输396车,这是崔朋辉和同事们日夜奋战最有代表性的一组数据。

“不打没准备的仗!”是崔朋辉和同事们一直以来秉持的工作原则。

“设备安装过程中使用的易损件应多备份1件,避免现场损坏延误工期;每班接班前检查起吊工具、设备完好情况,确保施工安全所有工程只做一次,一次做好,杜绝返工,返工追责。”崔朋辉在协调会上多次强调。

为确保整个施工过程安全可控,崔朋辉坚持每天下午召开专项协调会议,通报安装进度,协调设备运输和安装。统筹安排相关科室人员每天跟班到现场,专班专责严抓现场安全管理、规程措施落实以及质量控制,保障施工要点和技术交底落地。

回忆起“潞盾一号”的安装情景,崔朋辉历历在目。“盾构机前盾、伸缩盾、撑紧盾、主驱动、1-12号台车等部件的陆续下井并安装,我们总共使用了177辆板车、89辆罐车、130辆花车……”

把多达1.5万个的零部件组装起来谈何容易?为此,由崔朋辉牵头,公司和工程公司联合铁建重工制定了周密的安装计划,排出了安装顺序网路图,紧密衔接各个安装环节,全面优化安装工序,保证一次做好、只做一次、拒绝返工。

主驱动、主轴承和外密封环,还有一些部件尺寸较大,装车要求高,他们就指定运输科安排专人现场指导、验收;大巷出现局部超宽影响运输,他们就采取专人跟车、现场协调;刀盘组装以后装量高达350吨,步进下坡段,他们制定了专项步进措施

在公司党政的大力支持下,安排了一台专用的单轨吊,配合着盾构机安装单轨道直接把各种部件送到平台上,单轨道前面一走,盾构机组装吊机直接在平台上面起吊就能安装,所以说无缝衔接。

整个“潞盾一号”的运输路线贯通后,把多达1.5万个零件、总计396车料往工作面运输过程中,没有因为一车装错,没有因为一车顺序下错,没有因为一车装料不合适而造成返工,真真正正达到了“一气呵成

今年,“潞盾一号”处于试掘进阶段,崔朋辉坚持在井下工作面现场,带领攻坚小组完成了设备始发后10余处的改造。“今年一季度,我们致力于设备试掘进阶段各部件调试,队组员工素质的提升,为‘潞盾一号’加速推进打好基础,二季度和三季度,我们要朝着既定的掘进效率冲刺,后半年保持稳定的掘进水平,为集团公司岩巷快速掘进蹚新路,建新功。”

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潞盾一号”在潞安化工集团余吾煤业公司的路程还在继续,崔朋辉在这条路上奋斗的故事也在继续……

【编辑:范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