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长子县龙泉村:学用“千万工程”经验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2025-09-12 15:38:24 来源:记者观察网

记者观察网山西9月12日电(唐科伟 通讯员 王娟 和红波)秋风送爽,草木葳蕤‌‌。走进长子县慈林镇龙泉村,法桐与月季相映成趣,一条条整洁油亮的街道取代了昔日的尘土飞扬,一盏盏古色古香的龙元素灯笼路灯魏然矗立,一副副绵绵书韵的“楹联”诉说着乡村文明新风……

近年来,龙泉村深入学用“千万工程”经验,紧扣“党建引领、干部带头、群众主体”工作思路,深挖资源禀赋优势,拓宽产业富民路径,擦亮人居环境底色,全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2d3c27f410c0bd7ae7ec770dbdd8de4e

扮靓人居环境,筑牢振兴“生态基石”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支撑。龙泉村深刻认识到人居环境整治是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的“牛鼻子”工程,必须下足“绣花”功夫。在环境改善行动中,龙泉村聚焦基础设施短板逐项突破,“我们村累计完成主干道硬化及油面铺装8752平方米,并配套更换路沿石、雨水井,让村民出行更顺畅;实施电网改造和弱电入地达3500米,解决了农村电线‘蜘蛛网’乱象;安装龙形元素路灯70座,提高了乡村亮化水平;推进污水处理工程,有效改善了水体环境;完成村内外墙立面改造21000平方米,让村容村貌焕然一新;道路沿线及景点进行补植补种、见缝插绿,绿化面积6500平方米,让村庄步步皆景。”龙泉村党支部书记李江波向记者介绍。

“现在的龙泉村,环境优美,空气清新,道路通畅,蜘蛛网一样的飞线没了,在家门口还能看到精致的小公园,每个地方都赏心悦目,就像是去了景点,走在村里的路上感觉心里敞亮,作为这里的一名村民感觉很自豪、很骄傲。”聊着家乡变化,村民张江红难掩喜悦之情。

3cc85c74312f8bfb255b0c7a8f3b8f65

做优灯笼产业,激活富民“造血引擎”

“产业兴”带动“村民富”。龙泉村始终把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根基,2022年,盘活村内闲置土地资源,采用“公司+村集体经济组织+村民入股”运营模式,投资1000万元建成村级集体经济项目——丹恒灯笼厂。今年,又引进雕刻机、激光机、喷漆机等制作设备,新增木质灯笼制作工艺,进一步促进产业精细化、规模化发展,真正将灯笼产业打造成为民造福的“庭院经济”。

如今,灯笼厂已成为龙泉村的“富民工厂”,解决了30余名村民就业问题,人均月收入3000元左右,同时为村集体年创收6万余元。“有了灯笼厂,再也不用出去打零工了,守着家制作灯笼,有稳定的收入,以前哪敢想能过上这种好日子。”灯笼厂员工付娟提及现在制作灯笼的工作,心里十分满意。

83ae7b7572eb6f674206ce41808f5410

强化党建引领,构建治理“共建格局”

乡村治理是乡村振兴的“压舱石”。龙泉村严格落实市委、县委关于基层党建的工作部署,以党建为引领,让党群阵地“活”起来、服务“暖”起来,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在治理模式上,龙泉村积极探索“村规民约+积分制”管理,常态化开展“星级文明户”创评活动,通过正向激励引导村民养成文明习惯;深挖文化资源,打造“楹联”文化,将家风、民风建设融入日常,为乡村振兴“塑形铸魂”。

在服务阵地建设上,龙泉村充分利用旧慈林镇敬老院闲置资源,设置日间照料中心、卫生室、舞蹈室、学雷锋志愿服务站等功能区,全面完善“五务四场”服务功能,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服务,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

411afc91bfb92b09b8b3e91a18499020

下一步,龙泉村将继续学用“千万工程”经验,加快推进灯笼制作体验馆、电商展厅工程建设,完善集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展示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条,将灯笼产业与民俗节庆文化深度融合,精心打造特色灯笼文化旅游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责任编辑:田文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