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平顺,处处荡漾着丰收的喜悦。走进平顺县龙溪镇东彰村,“建微商村,走小康路”“脱贫达小康,一起做微商”等发展电商的标语在这里随处可见。
平顺县龙溪镇东彰村是该县首个电商扶贫示范村,2019年1月18日正式启动。电商扶贫示范村的建设进一步拓宽了东彰村贫困农民的增收渠道,农村电商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少到多,为平顺县脱贫产业发展壮大注入了新的活力。
谈到电商扶贫的历程,东彰村党支部书记赵建方感慨万千:“电商对村民来说是新事物,怎样让它发挥作用?老百姓怎么容易理解?刚开始也是一头雾水,我们村还是全县第一个电商扶贫示范村,可不能丢脸啊!”
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党员干部经常开会出主意、想办法,“电商发展到哪里,哪里就有党员,党组织就应该建到哪里。”
在支村“两委”的领导下,东彰村采取“党建+电商”模式,将党员培养成电商骨干,把电商骨干培养成党员,支村“两委”干部、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成为推广电商的中坚力量,形成了村党支部带头发展电商、村干部领先融入电商、党员骨干率先实践电商、村级活动场所优先服务电商的浓厚氛围。
“多宣传、多上课,一定得让老百姓参与进来,发展电商大有作为。”赵建方下定决心要把电商建设好。在他的带领下,该村多次邀请专家,开设多层次广角度的电商培训班,挨家挨户劝说村民前来学习。
38岁的村民赵永清多次参加了电商培训,他高兴地说“开始就想着先去听听,反正也不用花钱,几节课就完全颠覆了我的观念。现在,我不仅卖党参、杂粮,还把自己做的笤帚放在了网上,这些产品很受消费者欢迎!”赵永清头脑灵活,上架的产品越来越多。
接触电商之后,东彰村村民的营销意识不断增强,他们线上线下“双轮驱动”,白天在田间种党参、除草,田边小憩时拿出手机拍摄农事场景照片、录制小视频,晚上回家还要听线上讲座,上传更新微信朋友圈、微店图片,忙得紧凑、过得充实,处处涌动着创新创业的热潮。
该村举办电商培训班3期,培训电商积极分子150余名,现已有10余人开设了网店、微店,并实现了赢利,部分村民开设的网店销售额已达10余万元。
“农村不缺好东西,关键要有渠道,有保障。过去,我们村里党参种植都是散种,品质不一,价格也上不去。现在,我们搞标准化规模化种植,乡亲们的收入提高了不少。”东彰村村委会主任赵学良说。
2016年,赵学良离开太原返回家乡东彰村,创办了山西金山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开始大规模推广党参的科学种植,帮助老乡们脱贫致富。
如今,该公司通过流转土地建起了400余亩有机党参基地,形成了一条党参育苗、种植、加工、销售的产业链,种植基地还为附近村里的80余名农村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其中贫困劳动力30余名,人均增收4000元。
经过4年的尝试和改进,种植基地生产的党参品质得到了认可,“今年,广东和福建的客户都抢着要我们的党参,只要品质好,就不愁销路。”赵学良说。
“我今年56岁了,前些年一直在外打工,但年龄大不想出去了,这两年就在金山谷公司从事潞党参田间管理,每年从3月份开始育苗、移栽、追肥、除草、采挖,一直能干到11月底,除了阴天下雨,基本上天天有事做,每年大概有3万元的收入。”在基地打工的赵月明满意地说。
“那边试验田里竖着的蓝色牌子,是不同药剂对党参根腐病防治的标牌,根据药剂的防治效果,我们筛选药剂品种,控制党参根腐病,这样产出的党参品质更好。”赵月明指着近10亩的试验田仔细地讲解着,俨然一名种植“专家”。
品牌就是品质的保障,东彰村成功注册了“东彰·微商村”“太行金山谷”等商标,让土特产品有了自己的名字,平顺农产品的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逐步提升。
“电商服务站可以帮贫困户把家里的党参、小米,以好的价格卖到城里,我们不用出村就可以将农产品卖出去。”在东彰村电商服务站里,负责人赵斌正坐在电脑前,将刚刚包装好的党参、核桃、小米等土特产品照片上传到了电商平台,周围的货架琳琅满目,摆满了当地的土特产品。
东彰村电商服务站点发展“一站多功能”网点建设,集货源整合、产品包装、打包发货等服务功能,快递物流收发自如,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往年的党参都是小商小贩收,价格低,也不固定,有时候卖不完,到夏天就长了虫,可惜了。”东彰村贫困户赵贤红说,“这几年电商服务站的工作人员上门来收,省得我们跑腿,价钱还高,今年收了我100斤小米、200多斤党参。”
电商服务站成立后,赵斌联系企业对接合作社,对党参进行包装和品牌提升,包装起来的党参有的可以卖到70元。在服务站里有一个专门的区域叫扶贫义卖区,免费为贫困户销售农产品,解决销售难、销售价格低的难题。今年,已累计收购16户贫困户的初级农产品5000余斤。
“现在的农产品有三成都是通过电商销售的,每年收入不错。农村电商不只是政策,更不是口号,而是人们的积极参与和长期坚持,我也刚迈进农村电商的门,希望自己的电商路可以走得很长。”赵斌谈及未来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