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山西壶关郭家陀村:牵好产业兴旺“牛鼻子”办好乡亲们暖心事

2023-09-28 22:49:27 来源:记者观察网

记者观察网山西9月28日电(唐科伟)立秋时节,山西省壶关县石坡乡郭家陀村高寒土豆种植园内,一派喜人的收获景象。一颗颗象征着丰收的土豆迫不及待地从厚厚的泥土里蹦出来,大家伙儿捡着、装着、抬着,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加快发展、为民造福。”这是崔红亮2021年任职的初心和宗旨。近年来,郭家陀村支村两委在崔红亮的带领下,始终扎根基层,俯下身子、潜下心来,坚持党建引领,不断提高村级服务质量,坚持定期走访村民,倾尽全力为村民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如今两委干部成了村民心中最坚实的靠山,大家有啥事都会第一时间联系他们。

郭家陀村是一个共有462户、1230口人的小村庄,在郭家陀村街道上,“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标语在阳光的照射下愈发耀眼。

“现在的郭家陀村跟城里差不多。”村民贾丽告诉笔者,以前的郭家陀村环境很差,村容村貌破破烂烂,村里产业单一,村民收入可怜,大家有苦难言。

崔红亮当选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后,在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水平的同时,将一批有觉悟、有文化的党员充实到村两委班子。坚持村务公开和民主集中制原则,重大问题和工作都通过村党员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集中研究决定,大事讲原则,小事讲团结,善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团结一班人,凝聚集体力量推动工作开展。“在班子里,谁都可以畅所欲言,氛围异常融洽。”包村干部李海波说。

在崔红亮的带领下,郭家陀村大力实施村庄整治。以道路建设为先导,构建道路整体网络,实现村、组、户道路交错相通。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推动农业产业发展。对村委会进行修缮改造,修建了文化活动场所,对村里进行美化、绿化、亮化。投资70万元修建蓄水大池,解决村民种植、养殖用水难题。以拆旧除破为重点,构建宜人居住环境。通过村庄整治,郭家陀村呈现出“阡陌交通、果蔬丰盛,平坦整洁、柳绿桃红”的生态新村景象。

乡村要振兴,产业要先行。郭家陀村“两委”利用当地海拔高、气候凉爽、病虫害少等自然优势,按照“企业+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流转了100余亩土地,建成了“旱地西红柿种+销 一体化”项目,现共有春秋大棚76座,水果玉米地40亩,安排剩余劳动力30多人,盘活了土地资源,增加了集体收入。

村委会会计介绍道,蔬菜大棚基地是一名返乡大学生贾丽承包经营的,他善于学习,能奔善跑,头脑灵活,经营大棚很辛苦,也付出不少,为村集体增加了收入,这个大学生真的不简单。

村支书崔红亮说:“郭家陀村产业分红项目主要有,给太旅股份有限公司入股108万元,每年村集体有6%的分红给瑞石农旅开发有限公司入股50万元,搞林麝养殖基地,每年6%的分红靠光伏发电项目每年村集体可增加收入10万元。现在村集体经济正在不断壮大,年收入30万元,郭家陀村老百姓的日子肯定会一天比一天好。”

另外,郭家陀村积极探索“红色文化+社会治理”机制,紧扣“传播新思想、引领新风尚”一个目标;围绕“党建引领”“文明实践”两大理念;落实“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三问制度;抓实“健全机制、整合资源、发动群众、互融互通”四项基础;坚持“有阵地、有队伍、有活动、有资金、有效果”五有标准;完成“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持续深入移风易俗、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六大任务,全面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如今,郭家陀村已经由“后进村”转变成“先进村”,现逐步向全乡“示范村”迈进。下一步,该村将进一步扩大蔬菜大棚种植,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争取人均收入破万元。

拳拳赤子心,殷殷桑梓情。郭家陀村崔红亮以为民造福、促农增收、推动发展为己任,铺就了郭家陀村的致富路。

【编辑:范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