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网山西3月18日电(唐科伟 通讯员 王喆)近年来,壶关农村商业银行始终坚守“服务三农、助力小微”的初心使命,以金融“五篇大文章”为指引,紧扣县域“三地一区”战略布局,持续深化产融协同、创新服务模式,为实体经济赋能、为乡村振兴添彩、为民生福祉筑基,构建起了具有壶关特色的现代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产融协同激发产业活力,构建特色经济生态圈。在壶关县店上镇的西红柿大棚里,种植户李大哥正通过手机银行查看贷款到账情况。“有了‘旱地西红柿贷’,今年扩建大棚的资金难题迎刃而解。”这正是壶关农村商业银行创新推出特色信贷产品的生动缩影。针对县域“特”“优”产业发展需求,壶关农商银行坚持党建引领,与县域乡镇党委开展党建共建活动,深入聚焦不同区域产业发展具体情况,精准打造“旱地西红柿贷”“民宿贷”“菌菇贷”等拳头产品,设立“一链一策”专项服务通道,累计走访企业792家,推动形成“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特色产业格局。
多元赋能振兴乡村发展,绘制共同富裕新图景。为构建现代化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壶关农村商业银行深入推进“整村授信”工程,组建金融服务队,足迹遍布县域254个行政村。通过“背靠背”评议、“白名单”授信等模式,累计授信农户1.4万户、金额25亿元。加大脱贫人口金融支持力度,2024年累计发放脱贫人口小额信贷1809户,金额9258万元,对就业帮扶车间信贷融资1.05亿元。持续深化“数字农信”建设,依托线上申贷平台打通农村金融的“最后一公里”。构建“政银保”协同机制,与农业农村局等单位共建产业数据库,对接保险公司开发“农担贷”“创业贷”产品,通过免抵押担保、财政贴息的方式减轻乡村产业发展资金压力。
民生为本织密服务网络,打造普惠金融新标杆。“现在取款不用跑镇上,家门口的金融驿站就能办。”树掌镇老党员张大爷对家门口的金融服务赞不绝口。按照通过“基础业务村村通、综合服务户户达”模式,壶关农村商业银行构建“智慧网点+村级驿站+流动服务”立体化网络,建成金融服务站297个,实现基础金融服务行政村全覆盖。在做好基础金融服务的同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组建志愿服务队,开展“金壶反诈”“金融知识万里行”等活动,获评县级“志愿服务站”称号,“金壶反诈”志愿服务项目荣获长治市新时代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一等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金融为民”的深刻内涵。
春风浩荡满目新,在乡村振兴的壮阔征程中,壶关农村商业银行将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当好政策落地的“传导者”、产业振兴的“助推器”、百姓幸福的“守护者”,让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希望的田野,以实干担当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