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网9月5日电 当人人都可去旅游,拿什么来回应大众对“诗和远方”的期待?如何让“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更便捷、更诗意、更浪漫、更精彩?壶关这样书写答卷:力促旅游发展全域化,旅游供给品质化,全力打造满意旅游品牌,通过“旅游+文化、旅游+体育、旅游+农业、旅游+脱贫攻坚、旅游+互联网”等模式,提升旅游文化内涵,让1013平方公里的壶关大地真正成为游客向往的“诗和远方”。
近年来,壶关县认真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按照省委、省政府锻造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旅游板块的重大决策部署,始终坚持“生态立县、旅游兴县”发展战略,以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暨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县为契机,围绕“两谷两带两园两镇两乡”全域旅游框架,高起点规划、高强度整合、高品位开发、高水平管理、大力度宣传,变单一的“景点旅游”为“全域旅游”,将壶关打造成了全国知名的旅游目的地。
旅游+乡村振兴。在美丽乡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业现代化进程中,该县坚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一村一品、一村一业”理念,将地域文化、民俗文化、农业特色融入旅游开发,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从外在美到内涵美,从环境美到人文美,从产业美到生活美,注重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景,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成功创建了山西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县先后涌现出了“美丽宜居”刘寨村、“明清民居”芳岱村、“休闲农业”绍良村等美丽乡村,村民们获得感和幸福感得到大幅提升。
旅游+农业。依托特色农产品资源,坚持以农促旅、以旅兴农,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产业竞争力和产地知名度,有力推动地方经济发展。该县通过旅游带动,发展旱地西红柿、白素珍菌、郭氏羊汤、辛寨陈醋、黄花茶、康乃馨等旅游商品50余种,加之传统剪纸、刺绣手工艺品,以及石雕挂件等旅游商品的大量供给,不仅丰富了旅游市场需求,而且实现了生态、旅游、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结合。特别是旱地西红柿种植上,该县通过能人带动、政策推动、合作社联动等形式,进一步加大种植、保险、加工、销售等补贴力度,旱地西红柿为代表的农业特色产业已显现规模。目前,壶关旱地西红柿已形成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的格局,覆盖全县10个乡镇170多个村,逐步形成店上镇绍良、固村等20多个“一村一品”西红柿种植专业村,有200多个农业公司或专业合作社规模种植旱地西红柿。
“旅游+脱贫攻坚”。该县立足丰富的生态资源,全力实施以依托太行山大峡谷风景区带动1万名贫困群众吃旅游饭;组建23个贫困群众为主体的造林专业合作社带动近1000名贫困群众造林增收;选聘1500名贫困户生态管护员等为主要内容的“6个1”生态扶贫工程,将脱贫攻坚与绿色发展深度融合,“避暑圣地”仙居村、“太行奇迹”十里岭、“壶关小西藏”黄崖底村……越来越多的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
2019年,壶关县大河村、南平头坞村入选全省首批100家3A级乡村旅游示范村,凤凰山庄入选全省首批“太行人家”,杨家池、紫团、盘底等8个村入选山西省旅游扶贫示范村,全县乡村旅游扶贫示范村达到12个,农家乐和野趣农庄已经发展到957家。
“旅游+体育”。8月30日,2020中国·长治“太行山登山活动”暨第一届八泉峡户外挑战赛完美落幕,来自全国各地25支队伍146名户外运动登山爱好者参加比赛,这也是该县以“旅游+体育”的模式丰富全域旅游又一次新的尝试。
近年来,该县创新尝试地域文化、特色体育和旅游发展有机融合,成功举办了2019山西“环太原”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太行赛段)、2019年“篮校杯”全国U17男子篮球赛、山西太行山大峡谷首届广场舞大赛、2019八泉峡国际露营大会、2019年长治市“普及冰雪 助推二青”系列活动,特色旅游与体育运动完美结合。
“文化+旅游”。在央视频道黄金时段播出“大峡谷旅游宣传片”,利用实景山水闯关电视节目“冲关大峡谷”、节庆主题活动等实地推介,吸引了众多游客眼球。先后举办首届八泉峡“山水大典” 暨首届国际网红直播旅游节、“声震太行”首届八泉峡诗歌朗诵盛典、2020红豆峡第十六届七夕演唱会。同时,持续推动文艺表演进景区,精心组织编排情景剧《曹操上太行》、秧歌《七斤三两》、秧歌《李有能请你到大峡谷》和戏剧《变脸》等优秀剧目,备受游客欢迎。
“休闲旅游”凤凰山庄、“文化旅游”常平村、“乡村旅游”大河村如今,“太阳花海”西堡村、“彩色村庄”南平头坞村、“凤凰山庄”岭东村……一大批独具特色的乡村形成了壶关一道亮丽的风景,成为众多游客休闲放松的好去处。辛寨醋业醋文化节、旱地西红柿采摘节、西堡太阳花文化旅游节的举办……为壶关旅游增加了新的文化内涵。
红色文化、古色文化、绿色文化、民俗文化交相辉映,“全域旅游之花”在全县越开越盛,满足不同旅游爱好者的多元化需求。
“旅游+互联网”。 近年来,我县强势推进智慧旅游建设步伐,围绕“智游壶关”APP、全域旅游微信公众号、小程序、官网等智慧平台搭建,实现壶关全域旅游“吃住行游购娱”“一部手机游壶关”智能体验。特别是八泉峡景区和欢乐太行谷景区引进国内先进人工智能导览机器人“小胖”和自助售票机,实现了景区智能导览和自助售票功能,赢得了广大游客青睐和好评。
“旅游+交通”。该县在上马建设中南铁路、长平高速公路环城段、上党城镇群路网壶关段、绕城高速长治东连接线、国道207环线改扩建等重点交通工程,构建大交通网络的同时,同步推进太行山大峡谷旅游循环路南线工程、省道 S327改为旅游专线、太行一号旅游公路壶关段(平顺-下石坡)项目、下石坡-福头段建设项目建设,壶关-陵川-云台山高速公路可行性研究工作也全面启动……
随着十里岭-南平头坞线、西庄-北皇线、树掌-福头线、南行头-西马安线等旅游路的相继建成通车,一条条银色玉带缠绕于青山绿水间,一栋栋农家乐掩映在广袤村庄中,一片片桃花、油葵花绵延绽放……十里岭、凤凰山庄、七彩村庄……一个个全域旅游乡村旅游点星罗棋布、各具特色,一条条精品乡村旅游线令人流连忘返。
从峡谷腹地到“东山西阁”,从山水观光到休闲度假,从上党老街到大河古栈道,从公园城市到美丽乡村……春观花灯秋摘果,夏享凉风冬戏雪。壶关处处风景,时时宜游,好看好玩,怡身怡心……
一个不负“诗和远方”的壶关,吸引广大游客“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2019年全县共接待游客652.71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66.09亿元,游客接待人数、旅游社会总收入分别增长12.8%、20.1%,文化旅游支柱产业地位进一步强化。
蓝天白云常相伴,绿水青山入画来。壶关把全域旅游的行动和成效镌刻在广阔的山水,成就无数人心中的“诗和远方”;同时,壶关也把满满的诚意洒向全世界: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唐科伟 秦爱国 王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