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沁源县:蹚出一条转型发展新路子

2020-11-12 12:39:00 来源:记者观察网

记者观察网山西11月12日电  10月10日,长治市沁源县2020年第三季度产业扶贫暨重点工作推进情况观摩团先后走进沁源县南部片区李元镇、灵空山镇、中峪乡等8个乡镇、单位,18个观摩点进行了现场观摩检查。在南部片区不管是农业乡村,还是重工业煤炭大镇,都在“绿色立县”战略引领下,以“满脑子都是项目”和“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姿态比学赶超抓发展,在转型发展上蹚出了新路子。

be1cd3c8d3bd6616ffc1a5065fd849a

近年来,长治市沁源县紧扣“绿色立县,建设美丽沁源”发展战略,深入践行“转型、增绿、开放、强基、富民”五大发展思路和“修路、种树、治水、兴文、尚旅”五条发展路径,全面推进“绿色沁源、康养沁源、文化沁源、幸福沁源、美丽沁源”五大发展目标,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超乎寻常的工作举措,把握重点、精准发力、主动作为,全县各项事业迈出坚实步伐。

该县郭道镇闫家庄村的美丽乡村建设最美村庄(庭院)绿化;景凤乡丹雀小镇、灵空山镇黑峪村山顶人家的乡村旅游金牌民宿(农家乐)建设;赤石桥乡林溪种植有限公司和畜牧业养牛项目、李元镇兴业农业种植有限公司的道地中药材种植示范项目;交口乡长征村藏畛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现代特色农业(种养加)示范;沁河镇韩洪沟村百亩荷花园及红色革命遗址开发项目、李元镇贤友村太岳金色豆豆食品有限公司万吨豆制品加工项目等等,一个个项目落地开花,成为“绿色立县,建设美丽沁源”发展战略的排头兵。

绿色立县 亮点纷呈

据统计,沁源全县有森林220万亩,天然草坡120万亩,连片牧场72万亩,森林覆盖率接近60%,植被覆盖率90%,是山西最绿的地方;有近700种中草药,是北药之首;已发现并有记载的鸟类就有240多种。沁源是镶嵌在华北大地上的一颗绿色宝石。

5481f2462de3fbffa8769f6924984df

作为限制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县,沁源县在2018年度县域经济转型升级考核评价中名列全省第二,连续七年荣获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县,连续五年获评中国深呼吸小城100佳,获得中国避暑休闲百佳县、中国天然氧吧、中国乡村振兴示范县、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县等荣誉称号。

近年来,沁源县致力于绿色发展持续增强,各项工作捷报频传,全县各级各部门的工作多点突破、亮点纷呈,共获得市级以上各种荣誉106项,其中,国家部委24项、市级及省直部门34项、市直部门48项。全县经济社会好事连连、好戏连台、好评如潮,各项工作“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不断提升。

乡村振兴 竞相绽放

沁源是山西省首批、长治市首家脱贫摘帽县。全县上下在全力巩固脱贫成效的同时,按照乡村振兴20字方针总要求,稳步推进“三农”工作,不断壮大马铃薯、中药材、食用菌、现代养殖等特色产业,深入实施乡村绿化、垃圾治理、厕所革命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专项行动,扎实推进“1+ 14”国家级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加快20个乡村振兴示范村、100个重点村的建设工作,着力将传统村落打造为美丽宜居乡村,让农业有劲头、农村有奔头、农民有盼头。

acacd6b6ff474d618d1b47118df9e85

同时,沁源县还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政策导向,统筹推进“五个振兴”。壮大绿色农业——出台强农惠农富农补贴政策,鼓励发展中药材、食用菌等特色种养加产业;建设美丽乡村——全面铺开1个示范乡镇、38个示范村、68个整治村的建设工作,扎实推进“1+14”国家级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初步形成了“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垃圾分类“沁源模式”;巩固脱贫成果——多措并举帮扶16户48名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坚决落实脱贫摘帽“五不摘”要求,集中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保持政策持续、工作连续、项目接续,切实巩固脱贫成果;补齐基础短板——大力推动“铁公机”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县域交通通行条件持续改善。加快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确保城乡群众饮水安全,实施农网改造升级工程。

 一系列措施,使乡村振兴取得不俗成绩。抓农业产业发展,启动“水漾年华”田园综合体项目,创建绿色有机示范园7个,发展有机农业封闭示范区4232亩;抓人居环境改善,垃圾分类处理与循环利用终端处置项目投入运行,100个村的污水处理项目、“绿色驿站”旱厕无害化改造工程加速推进;抓乡风文明建设,成立240余支秧歌队伍,建成192家乡村文化记忆馆。

产业发展 谱写新篇

沁源是生态大县,也是煤炭大县,“一煤独大”的局面制约着高质量发展。多年来,沁源一直在寻求一条摆脱资源依赖的高质量转型发展之路。沁源县紧紧抓住中央和省市绿色发展、转型发展、能源革命等利好政策,坚定不移走好“转型、增绿、开放、强基、富民”之路,把生态优势进一步转变为“生态福利”“民生福祉”,为农民增收、脱贫巩固开辟了康庄之路,为产业升级、转型发展趟出了光明之路。

ed7367226830ec1739f0e07f4e7d15e

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坚定走“减、优、绿”之路,加快推进通洲集团215万吨综合煤化工等重点项目,实施鑫益煤业120万吨洗精煤改扩建、常源焦化烟气治理等技改项目,煤炭先进产能占比达到57%以上。集聚发展新兴产业——加快推进沁新集团锂电池负极材料一期项目投产达效,开工蒸压粉煤灰制砖、万吨液氧仓储灌装等项目,常信煤业18兆瓦瓦斯发电等新能源项目进展顺利,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12.62%。推进电子商务产业园建设,开发本土文创产品36项。

“绿色沁源”招商引资(北京)推介暨项目签约系列活动为代表,2018年招商引资签约项目50个超200亿元,同比增长43%;总投资106.17亿元,实施了一批稳增长、调结构、补短板、强弱项的大项目、好项目,发展后劲进一步积蓄。

2018年,在10大类23项区域经济转型升级考核指标中,沁源县有16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文旅融合 大放溢彩

2019年,沁源县作出了加快把文化旅游产业培育成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决定,以“一核心四龙头”为抓手,以文旅融合产业撬动经济社会高质量转型发展。完成灵空山、花坡、沁河源头、太岳军区司令部旧址等景区提档升级;加快推进灵空山康养小镇、社科休闲农庄等乡村文旅项目建设,闫寨村“水漾年华”、社科村生态农庄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乡村田园综合体示范项目初显成效;启动实施了“秧歌之乡”“篮球之乡”“诗歌之乡”“褐马鸡之乡”“龙文化之乡”“农家乐美食之乡”六乡同创,全国“二青会”三对三篮球赛项目在沁源举行。

与此同时,沁源县扎实走好“兴文”“尚旅”发展路径,聚焦培养现代新人,弘扬时代新风,着眼于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十个一”工程为载体,全方位常态化开展了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

此外,全县文旅融合产业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日益凸显,2019年上半年,全县旅游接待突破210万人次,完成旅游收入21.3亿元,同比增长30%。沁源县不遗余力加快建设全域旅游大乐园、全域度假大游园、全域康养大田园、全域美丽大花园、全域友善大家园,让游人来到沁源游得开心、住得舒心、吃得放心,来了就不想走,走了还想再来。(唐科伟 秦爱国 秦风明)